时间:2022-10-03 17:51:00 | 浏览:770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邹淼淼 通讯员 于晓刚 淄博报道
“淄博本身就是一座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城市,红色文化基因铸就了城市精神脊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应当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在淄博高新生态文化发展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召开的协商议政会上,淄博市政协主席张延廷对于淄博市的红色文化的定位这样说道。
推动淄博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提质进阶,淄博怎么干?9月28日,淄博市政协围绕“挖掘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壮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展协商议政,特意在项目建设现场展开一场“头脑风暴”,为淄博市红色旅游文化品质升级积极建言献策。
淄博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要深度挖掘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在淄博的革命事迹,用好焦裕禄纪念馆、朱彦夫党性教育基地等红色载体,让赓续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成为城市文化底色。”
近年来,淄博市在挖掘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方面初步探索形成了一些好的开发模式,初步形成了红色+生态、红色+节庆等开发模式,整合了红色休闲度假、红色演出等多种形式,红色文化旅游的活力不断增强。同时,也应该看到,在管理体制创新、资源开发深度、红色教育功能发挥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红色文旅产业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调研组先赴淄川区、博山区和沂源县进行了实地调研,并赴红色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成效显著的贵州省、江西省进行考察,学习借鉴他们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根据淄博市政协副主席朱正林的介绍,调研组扎实务实的调研首先为协商议政溯本求源、凝聚共识打下基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朱正林认为,淄博要发展壮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要确保回答好两大类问题,“要运用系统思维,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
“做好登记普查,摸清‘红色家底’,建议由市政协牵头,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联合调查组,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全市范围内的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的故居、活动地,重要事件、重大战役战斗遗址,以及近年来兴建的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等进行一次全面普查,彻底摸清全市红色资源‘家底’。”市政协委员、市社科联副主席、党组成员陈攻提议。
“运用高新技术,推动研学旅行提档升级。淄博市大多数研学基地积极运用现代数字技术(VR)与多媒体(MT),为研学旅行注入活力。如焦裕禄纪念馆等研学基地配备360°全息投影、3D投影仪等,沉浸式互动教学,基于故事讲述的情境导入和融合现代科技带来的交互体验,为学生打造沉浸式的研学体验,多方位丰富学生研学旅行体验。”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三级调研员唐勋就如何加强红色研学提出建议。
“近年来旅游文创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做大做强淄博市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方面有什么打算?”“市教育局拟出台什么样的具体政策,鼓励淄博市中小学生参加研学活动,尤其是参加红色文化研学活动?”互动环节,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研究院、市教育局、市文旅局有关负责同志现场认真回应关切,就政协委员提问逐一解答,协商气氛异常热烈。
“淄博具有丰富的红色历史、革命历史,要着力提升本土红色资源的高度和内涵。比如,在淄博具体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中,深度挖掘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在淄博的革命事迹,将1922年王尽美、邓恩铭组织发动成立山东矿业工会淄博部以及1924年中共淄博支部的成立等重要事件与人物研究、地方志编修等工作相结合,形成权威可靠的成果。比如,着力研究焦裕禄精神与青少年时期坎坷经历的关联性,以及淄博地域性文化因素对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性,探究淄博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孝文化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焦裕禄的成长和进步提供的宝贵文化滋养。”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曹丕祯就如何挖掘淄博红色文化内涵作出回应。
近年来,随着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入开展,红色文旅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红色旅游市场热度不断攀升。目前淄博市已建成3A级红色旅游景区4家,市级以上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旅行基地7家。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协委员通过调研报告、提案等形式,聚焦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做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工作。
在认真听取了各委员的意见、建议后,淄博市政府副市长李俊杰表示:“淄博市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根基稳固、红色基因薪火相承,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淄博红色文旅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始终坚持以旅游为载体,全力做好红色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为有效促进淄博市红色文旅产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要依托淄博市特有的红色资源优势,在深入挖掘、活化利用上加大力度、多下功夫,进一步优化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格局,创新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品质升级。”
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让人们在多元化的体验中汲取思想和智慧等精神力量,还能让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落到实处,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继续关心、关注淄博市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通过调研、协商、监督和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多种履职手段,紧扣发展壮大淄博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建言资政,助力文化赋能,为打造文化繁荣的现代化新淄博贡献政协智慧、展现政协担当、作出政协贡献。”市政协主席张延廷说道。
走县域 看特色老工业区端起文旅产业“新饭碗”——双滦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记者调查《鼎盛王朝·康熙大典》演出现场。(资料片) 通讯员白子军摄近日,双滦区枫林绿洲社区副主任滕丽杰展示由居民制作的一组满族人物木雕文创产品。记者陈宝云摄如今,游览了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邹淼淼 通讯员 于晓刚 淄博报道“淄博本身就是一座流淌着‘红色血液’的城市,红色文化基因铸就了城市精神脊梁。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应当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在淄博高新生态文化发展中心建设项目现场召开的
从空中俯瞰,中心一片湖,万物共生,生态多样;穿城一条河,碧波荡漾,烟火不息。走进去探访,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在这里诞生,全国第一个土地合伙组在这里创办,先烈足迹从这里追寻,爱国主义精神从这里传扬。图为衡水湖一景。资料图回溯尘封的岁月,九州之
来源:【荆门日报-荆门新闻网】王祺扬到东宝区调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时强调突出优势打造特色 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4月25日下午,市委书记王祺扬一行到东宝区调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做深做实文旅融合文章,突出
今年国庆节期间,昆玉山景区举办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受到游客的喜爱(资料图)请到龙安胜地来——龙安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纪实安阳融媒记者 申昕“这两年,龙安区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景区都很有特色。国庆节期间,我们去了昆玉山景区,观赏了菊花展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五月底的牟平,清风带着暖意,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在养马岛大桥入口附近,一幢连绵起伏的“山丘”形状建筑呼应在养马岛山海之间,给人以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与共之感。这个总投资约1.2亿元、总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的文
图为广阳区“小康路·幸福人”青少年篇民族器乐复赛现场。通讯员陈毅然摄河北新闻网 8月28日讯(通讯员郭京泉、周禹佳)今天上午,廊坊市广阳区举行以“活力城区 魅力广阳”为主题的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
宜君县抢抓机遇,谋势蓄势,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业提质增效。立足优质农业资源、人文资源,坚持打生态牌、走绿色路,紧紧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关中城市群避暑康养先行区建设,以生态旅游的深度发展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深化旅游
8月30日,延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宏兰一行深入延川县调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清涧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杨宏兰首先来到关庄镇甄家湾村、文安驿古镇,实地查看了古村落保护现状、民宿建设、古镇运营等情况。杨宏兰对延川县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给予了充分肯
映象网讯(记者 黄向阳 见习记者 马景阁 通讯员 徐胜奇)2月5日下午,驻马店市驿城区文化旅游产业指挥部“文旅强区”工作座谈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十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区。区政
8月30日,在中国传统村落--南召县云阳镇铁佛寺村人头攒动、人气爆棚,游客徜徉在“玉兰小镇”石头村里,观看民俗表演,欣赏美丽村景,感受古老风情,追寻流逝的乡村记忆。五朵山景区 云中客栈。 摄影王东早两年大学生朱晓回村办起一家集咖啡屋和茶社
9月21日至24日,铜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大健康和文化旅游及数字创意产业链副链长郑晓艳,带领市人大教科文卫工委、铜陵日报社有关负责人赴浙江省杭州市、诸暨市,上海市开展大健康和文化旅游及数字创意产业招商,达成多项在铜投资合作意向。在浙江省
近日,2022年省级重点文化和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和投资计划公布,70个项目列入其中。“江苏文旅头条”带您纵览江苏文旅行业“戴着口罩抓发展”,纵横捭阖的恢弘气象。重点关注5大类型项目项目分实施项目和储备项目两大类,实施项目包括竣工、在建、新开工
中国日报铜川10月25日电(记者 辛闻)金秋十月,瓜果飘香。位于黄土高原上的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旱作梯田,刚结束秋天收成的季节,1200亩种植的玉米地,金灿灿盘旋蜿蜒,形成了如同“琴弦的乐章”一般的别样景致。刚过收获季节的陕西铜川宜君旱作梯田
游客在南沟花海拍照留念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安塞,有着丰饶的历史文化、光辉的红色文化、璀璨的民间文化、宜人的生态文化,是著名的风情鼓乡、文化热土。风云激荡四十年,安塞旅游业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一路砥砺奋进,迅速崛起。如今,安塞正坚定信念全力发展